安全感是什么来源于什么(男生一定要懂)
昨日突然被问道“为什么女生总说自己没有安全感?”“究竟你们所说的安全感究竟是指什么?”的时候,竟然一时语塞了…
若是被问及自己择偶的标准,我可能也会敷衍地说“想找一个能给我安全感的男人”;但可能说这话时,我也没多想或者深究背后的“哲学”问题:
“我是谁”“我从哪里来”“我要到哪里去”;
“安全感是什么”“为什么会安全感缺失”“如何拥有安全感”…
百度上对“安全感”的解释是:安全无虞的感觉,就是渴望稳定、安全的心理需求,是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感、确定感和可控感,其本质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。
“我想找一个能给我安全感的男人。”
我承认,自己从小就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生。喜欢胸前抱着娃娃睡觉。我的兔子陪伴了我近三十年,如今依然在上海自己的“小兔窝”枕边。那是爸爸外派在东北时从哈尔滨带回来的礼物,它也曾陪我结婚,陪我去过美国,去过北京,去过香港…可能这也彰显了我从小“原生家庭”影响下带来的柔弱与自卑吧,心里总是希望有一个人可以保护我,为我遮风避雨。我一直觉得,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女强人,只有外表坚强的女人;女人似水,内心的柔弱有时是她们的力量,有时也是她们的悲哀…
“我想有个家,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。”
苏轼曾在《定风波·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》中写道:“试问岭南应不好。却道。此心安处是吾乡。”
2017年决定踏出自己的舒适区,勇敢北上从上海到北京闯荡后,一步步越走越远,始料未及…2018年从上海到北京,2019年从北京到香港,2021年再从香港回到北京,心的终点可能离开自己的故乡越来越远…
2020年一个人在香港的日子是格外痛苦的,夹缝中生存,委曲求全地体验和感知“人心”与“人性”,承受了许多人无法想象的精神折磨,经受了许多次城市之光笼罩下一个人的泪…那时的我无助脆弱,住在不到十平米没有窗的小黑屋,没有“家”的安全感;一开始的工资只能勉强维持饮食起居,没有“物质”的安全感;受不了潮湿的环境经常过敏生病跑校医院,没有“身体”的安全感;远离父母也没有知心伴侣,没有“情感”的安全感;每天工作如同上演“无间道”,没有“社会关系”的安全感…曾试过向外求索寻求“安全感”,但结果往往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与心冷…
“你总怪我太敏感,其实我只是没有安全感。”
穷途末路之下突然彻悟,开始向内求索,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是“王道”——跑步,爬山,听书,读书,静坐冥想,思考与自省…依旧会抱着兔子睡觉,依旧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舔舐自己的伤口,依旧会羡慕那些居有定所、家庭和美的人们,依旧会想要寻求拥有“安全感”,但是不再自怨自艾了,不再怅然若失了,变得更加坦然和自爱了。永远都在寻觅所谓“安全感”的路上,因为永远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!
“其实一直陪着你的,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。”
“其实一直陪着你的,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。”最后才明白,真正的安全感只可能来自于一个地方——自己的内心。而我还需要不断成长成熟,让自己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!
学着正视自己吧!人啊,太渺小,生活本就不可控。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”,而我们不用对生活负全责,也没有那么大的责任和能耐去改变世界的运行规律,那就学着静心,“以不变应万变”吧,学着妥协,学着接纳,学着自洽…
学着正视失去吧!人啊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我们本来就不拥有什么,所以何必把失去看得如此沉重呢?对“得到”适可而止,对“失去”心无畏惧;感恩拥有,珍惜当下,知足常乐,知止长行,可能才是人生的“快乐哲学”吧…
可能生命中本就没有安全感这回事。改变无处不在,“无常”和“不可控”才是人生的常态。可能真正的成长是:我们勇于面对改变,有足够的能量去面对各种未知,甚至享受当中的混乱,相信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到来!
加油!感恩每一天的自己!
推荐阅读: